骨灰盒厂家说盒子无人认领:为何"祭奠先辈"难逃三代论?

  有媒体报道,在黑龙江哈尔滨,5个殡仪馆中,无人认领或长期欠缴寄存费的骨灰盒已达27500多个,占比接近15%。其中,一殡仪馆副馆长称他们馆中,最长失联记录为25年,无人认领的骨灰盒也占用很多空间,他呼吁家属尽快认领。事实上,类似的问题,全国范围内,应该都差不多。
  一般来讲,但凡子女还活着,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。但是,当子女也去世,儿孙就不一定会继续"祭奠先辈"。不过,这和"人情世故"还不是绝对关联,更多层面上,是基于每一代人的"情感寄托"和"生活精力"的有限性决定的。
  过去,很长一段时期,整个家族的墓葬地是同一个地方。所以,无论过去多久,只要子孙还在,就会一直被祭奠。但是,随着社会人口的"迁徙频率"和"活动半径"越来越大,能将"三代人"葬于一地就算是很圆满的结局,至于三代之外,基本上就很难再被联系在一起。
  所以,出现"骨灰无人认领",也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。当然,这种趋势还在加剧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"祭奠死者"本质上还是生者对于岁月的感怀,当隔代的子孙与先辈早已无交集的时候,"祭奠本身"就成为一种行为艺术。虽然,总有人觉得,那是一种"不忘祖宗"的情怀,但是,本质上早已显得虚妄。
  然而,在一些乡镇中,"聚居式的墓葬"格局,还在保留。可是,一旦儿女们离开家乡,奔向大城市,"聚居式的墓葬"格局就会被打破。很多人,为方便"祭奠先辈",就会把"骨灰"存放在所处的城市,只要自己的生活秩序正常,"祭奠"就不会停止。
  只可惜,生者的身体可以随意迁徙,逝者的骨灰却不能肆意乱动。这就导致,很多时候,儿女子孙要是离开"存放先辈骨灰的城市","先辈的骨灰"就会无人再祭奠,甚至儿女上岁数后,子孙又不在身边,同样也会导致"先辈的骨灰"无人过问。总的来讲,出现这样的"孤寂之灰",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  所以说,总会有骨灰盒被遗忘的时候,有时候生活所迫吧。我相信大部分都是被逼无赖才会有此选择的。因为生活在进步,往往不能停留在某一刻。
  骨灰盒厂家认为,并不能因为这种遗忘的骨灰盒来判定人的孝顺与否。
上一个:骨灰盒生产厂家告诉你如何更好地为逝者选择骨灰盒 下一个:骨灰盒批发厂家如何看待被遗忘的骨灰盒